你尚未認證為創(chuàng)作人或影視公司,認證即可享有:
V姐有個在日本留學的朋友,這兩天瘋狂給我安利一部國產(chǎn)紀錄片。
據(jù)說要拍一百多集。
她看了哭著說,在日本,這部紀錄片最多只能拍兩集....
什么紀錄片能有如此大的差距?
早餐。
日本的早餐種類連九張圖都湊不齊。
社畜就更慘了,只來得及吃這幾種。
中國呢。
麻花油茶、羊癟粉、水煎包、柴火面、牛肉粉、酥皮餅、窩窩頭、燒麥……
只要你想吃,一個月都能吃的不重樣。
于是我立刻打開了這部紀錄片。
講真,光看圖就餓了。
每集只有五分鐘,介紹了全國各地的市井早餐店。
湯粉面食各種小吃,沒有華麗的美食和料理,都是每天我們在吃的各種中式早餐。
非常接地氣。
片名就叫:
《早餐中國》。
這部紀錄片由《舌尖上的中國》美食作家沈宏非、總導演陳曉卿擔任節(jié)目顧問。
第一季一共35集,一集5分鐘,目前共播出5集。
而根據(jù)豆瓣條目里顯示,這部紀錄片的目標,是朝著百集去的。
從湖南長沙的“肉絲粉”、貴州凱里“酸湯粉”、廣東潮汕“豬血湯”,再到福建福安“水煎包”,每一味都讓人垂涎欲滴。
湖南長沙
“崽啊,嗦了這碗粉“
說到湖南,一定要吃什么?
當然是米粉。
湖南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稱,堿面的江湖地位在這里被米粉所撼動。
在這里吃粉叫“嗦粉”。
湖南老話說:早晨嗦碗粉,神仙站不穩(wěn)。
片中,“學義米粉店”老板的兒子從四歲拋棄了面條,開始改吃粉。
看著兒子還像吃面似的吃粉,陳爸爸忍不住出口:
“崽啊,粉是要嗦得你曉得不?”
后來,解鎖嗦粉技能的兒子對著鏡頭開啟現(xiàn)場教學模式,呼啦起米粉來聲震寰宇表情銷魂。
美味到翻白眼。
已經(jīng)開業(yè)23年的“學義米粉店”,靠著一碗只要7塊錢、大骨湯配肉臊子加彈彈的米粉,紅遍一條街。
小店最大的特色就是只有一種碼子——
長沙最傳統(tǒng)的肉絲碼子。
這種用土罐煨制4到5個小時的豬后腿肉,澆注在一碗熬制十幾個小時的豬骨原湯粉面上.
簡直就是米粉的“靈魂”。
最后,辣椒、蘿卜、豆角加一點,再加上一個現(xiàn)煎的煎蛋。
將米粉在辣湯里滾一滾,夾起一大筷子嗦一嗦,真實驗證“嗦到昏厥才夠味“。
貴州凱里 “小口慢吸,酸湯粉“
當然,嗦粉圣地不止有湖南。
還有貴州。凱里有一種“酸”,
貴州凱里這家“萬博粉館”里的「酸湯粉」,同樣令人上癮:
酸湯湯底用小番茄熬制而成。
看似普通,但這家店的獨門秘訣在于蘸料。
90%的客人會選擇將米粉蘸料而吃,一早上就能賣出去400多碗,整間店里都是“呲溜呲溜”嗦粉的動靜。
從7點到下午2點,當天的粉就能全部賣完,足見人們對這家粉的熱愛。
“前前后后起碼有一百多人來向我請教做粉,我都不教“。
這位花白了頭發(fā),和妻子從廣西而來的老板莫亮云,說完這句話露出一臉驕傲又害羞的笑容。
在片中,老板莫亮云分享起了他做粉的經(jīng)驗。
做酸湯粉15年,莫亮云和夫人每天早上四點多起來開始熬湯。
他說“湯熬的時間不夠,味道出不來?!?/p>
這是酸湯粉成功的第一步。
而選用的番茄也也大有講究。
必須得用本地小西紅柿熬制,還得挑那種熟透點、水分少的才行。
接著,他開始做最重要的蘸料——
西紅柿醬。
老莫家的西紅柿醬其實是用西紅柿跟青椒熬制,酸酸甜甜中帶著些許辣味,這比市場上賣的甜辣醬好吃100倍。
最后,將香蔥、折耳根、辣椒面放進碟子里,再舀一勺西紅柿醬,
老莫家的獨家秘制蘸水碟就做好了。
將粉放進蘸水碟里慢慢蘸,一定要小口小口慢慢吃,濃郁鮮香讓人欲罷不能。
除了嗦粉之外,紀錄片第三集還來到了廣東潮汕。
帶我們品嘗豬血湯的香濃。
如何采購最新鮮最好的豬血?
顏色鮮紅,手感扎實。
還要配以各類功效不同的蔬菜。
活血消腫就來一把益母草。
要涼血去濕便,真珠花菜是最佳選擇;
想要清肺利喉,那么豬血和西洋菜便是絕佳搭配。
性涼的配菜加上有“除塵”效果的豬血,既能暖胃填飽肚皮又有食療功效,一碗下肚頓覺舒暢。
還有福建福安的“二十四米街水煎包”。
這家水煎包店原來并沒有名字,因為店里水煎包二十多年如一日的美味,附近的老百姓給它取名為“二十四米街水煎包”,被視為這條路的名片。
水煎包皮脆餡兒多,一口爆汁,那叫一個香、嫩、鮮。
當然,紀錄片走訪全國各地,說了這么多南方美食,北方的早餐也必須有姓名。
油茶麻花是陜西的傳統(tǒng)坊間小吃。
麻花泡在油茶里,待到綿軟后再食,此時油香、面香和著嚼碎的芝麻、杏仁、黃豆、花生干果的香味可一同把饑餓的感覺一掃而盡。
以小麥面粉和杏仁或油炸豆腐干加花椒粉等調(diào)味料,用清油炒熟熬成湯。油茶養(yǎng)人,是瘦人想胖起來的首選食品。
當麻花遇到油茶,香到骨子里。
講真,建議不要在深夜看。
每看完一集的我都在一邊百度這家店的地址一邊反問自己一遍:
為什么我不好好吃早餐......
不同于《舌尖上的中國》對美食文化的考究,《早餐中國》用現(xiàn)短小精悍的剪輯拍攝方式,平淡卻富有人情味的講述方式,走進每個地方街邊小店。
而除了對美食的細節(jié)刻畫,紀錄片還在短短5分鐘的時間里,抓住了美食背后的故事。
但又與《舌尖上的中國》這樣大型美食紀錄片不同,節(jié)奏輕快,每集最后總會讓老板播放自己最喜歡的一首歌。
毛寧的《濤聲依舊》;陳小云的《舞女》;鄺美云的《最浪漫的事》......
伴隨著歌聲,街頭小巷的人們開始一天的生活,忙忙碌碌趕去上班的年輕人,在樹蔭下下棋的大叔,還有神氣的孩子們。
沒有刻意煽情,只有平淡溫馨的生活。
本文轉(zhuǎn)載,附以原文鏈接:mp.weixin.qq.com/s/zADtWMqo9T25FgTDQT7R6g
內(nèi)容由作者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m.266.gd.cn/news/4042.html全部評論
關注我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