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10日上映至今已超過十天,影片《別告訴她》的票房表現很不理想。409萬,這在當下的市場上是一個不太拿得出手的數字。拋開具體數據不談,類似這樣的片子,能進院線本身已經算得上一種勝利。它至少體現了一種多元化,讓我們在對各路商業(yè)大片審美疲勞以后,能有一個換換口味的機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多樣性(diversity)。單單從這一點來看,《別告訴她》的意義不可小覷。
論身世,這部片子相當之傳奇。理論上它屬于不折不扣的美國電影(更準確講,是合拍片),但絕大多數時間里片中人講的都是普通話。同時它的主創(chuàng)從導演到女主角都有華裔背景。從這一點來講,它在金球獎的嶄露頭角可謂是華裔影人的成就,可喜可賀。而且這還是導演本人的長片處女作。
按理說,春節(jié)前這一段時間,競爭力特別強的大片并不多,是一段相對“風平浪靜”的檔期。《別告訴她》好歹也是金球獎加持,怎么也不至于是這樣的結局。而且導演王子逸選擇的切入口,親情與家庭,都是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其實,這樣的疑問在看完全片之后,也就明白了。在本片相對高口碑(IMDB 7. 8分、爛番茄新鮮度98%、豆瓣7.3分)與國內超低票房之間的巨大反差,以及中美兩大電影市場冷熱程度截然相反的表現,背后有一些超越影片本身的深層次原因。要知道,與本片在國內的慘淡比起來,作為一部反映少數族裔的影片,《別告訴她》在美國首映周按影院平均的票房計算,甚至超過了《復仇者聯盟4:終極之戰(zhàn)》(當然后者由于同時上映的影院太多,客觀上也起到了攤薄的作用)。接近2000萬美金的票房,對于總成本僅僅300萬的本片來說,可以說讓制作方大喜過望。可不曾想到,這么一部講中文的美國電影,在中國觀眾這兒卻吃了“閉門羹”。其實,類似《別告訴她》這樣的影片叫好不叫座,似乎是意料之外。仔細想想,又是在情理之中的。作品的主題與情節(jié),并不是當下觀影主力群體90后、95后人群特別有共鳴的。對于大多數國人而言,片中所強調的那種文化差異引起的觀念沖突,這種劇情模式并不新穎。且不論已成經典的李安的《喜宴》、《推手》等作品,即便國產影片當中,上世紀80-90年代國門打開后類似題材的演繹也不在少數。進入新世紀以后,鄭曉龍執(zhí)導,梁家輝、蔣雯麗、朱旭主演的《刮痧》一時也是風頭無兩(其豆瓣評分7.5,還超過了《別告訴她》)可以說,導演滿滿的誠意在中國觀眾并無太多說服力。畢竟,改革開放這么久了,不管是實際走出國門還是通過各種影視作品。對中西文化的差異,大家慢慢也就習以為常了。這樣一來,《別告訴她》無論如何用力,在許多觀眾看來,也只是舊事重提,炒炒冷飯罷了。在觀影量較大的群體那里,它遠比不上李安的“故鄉(xiāng)三部曲”那樣經典,而對于被稱為“小鎮(zhèn)青年”的時下新興觀影人群而言,這部電影從題材到情節(jié),都不太能吸引到他們的注意力。更要命的是,從鏡頭語言和敘事節(jié)奏來看,《別告訴她》也很難激起年輕觀眾的興趣。這樣一來,似乎它的票房表現,也就不是那么令人意外的事情了。坦白來說,對于大多數中國觀眾而言,《別告訴她》的觀影體驗是錯位的,尷尬的。一方面,它和大家心目中的好萊塢電影很不一樣。另一方面,在九成以上的中文對白背后,反映的又是一種美國文化的視角。這只會讓不少人內心深處產生不適。更不要說在民族主義情緒涌動的今天,影片中一些疑似“刻板印象”(stereotype)式的場景與人物,如衰敗的老工業(yè)城市,優(yōu)柔寡斷的男性形象,多少會引起部分觀眾的不快。從這樣的人物塑造與劇情設計來看,它似乎又是“新瓶裝舊酒”式的重復。而在美國,它的票房成功,很大程度上歸結于美國觀眾對于中國和中國文化的獵奇心態(tài),也就是所謂對“他者”的一種文化想象,就和很多西方人聽多了歌劇,對中國京劇也會產生好奇一樣。但到了,聽完了,也就是過過癮罷了。最終,它還是不屬于“我們自己的”,也就能解釋為何奧斯卡評委對這部片子并不感冒,而之前它已經斬獲了一眾影評人獎項。畢竟金球獎是好萊塢的外國記者來評的。那些影評人獎,也多半是站在好萊塢工業(yè)以外的立場。這種文化上的獵奇心態(tài),和創(chuàng)作者自身關系不大,更多是取決于美國社會整體還是對中國文化,中國人的生活認識太少。也許有人會說,難道我們對美國文化了解就那么多嗎?不管怎樣,必須承認的是,普通中國人對美國的了解遠遠勝過普通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所以在美國乃至整個西方觀眾那里,《別告訴她》能讓他們看的津津有味。但看完以后,不過還是回到了對于自身主體地位的一種確認。就和許多白人觀眾愛看漫威那部黑人超級英雄電影《黑豹》,但看歸看,真正對黑人文化的觀感能否改變,就不得而知了。實際上,《別告訴她》這樣的作品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都處在一種比較尷尬的夾縫當中。這背后也折射出包括本片導演王子逸在內的華裔影人自身的處境。拍太個人化太貼近本族裔的題材,只能作為好萊塢的餐后甜點;太用力證明自己能拍那些普世的東西,又容易被人指責喪失文化個性。當然,這背后還牽涉到國人的文化自信問題。也就是伴隨著文化自信心的提升,今后對于國外影片中涉及到表現中國文化的地方會更加地包容。現在來看,想要像李安那樣處理好中西文化之間的微妙平衡,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編劇幫 文|何流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Nnt0eZbwfMF9U63z93wRdA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