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父親買了一部超八毫米攝影機回家,無心插柳地就造就了我拍一部三分鐘的電影。我后來進了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學電影,畢業(yè)后就進了電影圈。這么多年來,親身經歷了電影的不少轉變。初學電影時,拍的是超八毫米膠片。時至今日,膠片仍可分為正片和負片,所謂正片,沖洗后就如幻燈片般可以看到影像;所謂負片,沖洗后就如拍硬照的膠卷底片,黑的變成白,白的變成黑。我們當年做學生時拍的都是超八毫米正片。升上二年級,我們開始拍十六毫米,但仍是拍正片。據老師說,拍正片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學懂如何掌握曝光和拍攝出來的色調,因為負片有一定的寬容度,輕微的過份爆光、曝光不足或偏色都可以在印片時改正過來。今天,超八毫米膠圈并未至于「絕種」,但在香港已不能買到,更沒有沖印公司提供沖印超八的服務。進了電影圈,拍的都是三十五毫米,但現(xiàn)場并不收音,所有對白都是在后期制作時配音。這跟我們在學院的習作不同。我們的習作如果并非默片或是用上旁白,對白都是現(xiàn)場收音的。在電影圈打滾了這么多年,我敢說香港電影攝影的平均水平絕不低,更可說是達到國際水平,可是在處理聲音的水平,除了一些大制作外,大部份的制作都未達國際水平。其實從技術上來看,香港電影無論在攝影、美術和特技等,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來都有很大的進步,期間也經歷過拍電影可以讓人發(fā)達的黃金時期。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電影很蓬勃,老板們都很愿意花錢在制作上,聽說當時新藝城的電影,一場花了一百萬大元拍成的戲會因為不夠好而扔掉。奇怪的是,為什么當年的制作人對聲音并沒有很高的要求,以至低成本電影和千萬大制作的聲音都是單聲軌(Mono)的。也許就是因為在那黃金時期,電影人并沒有在技術上為聲音定下一個高標準,以至香港電影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走慢了。今天,香港大制作的聲音都用上高標準的SRD或SDDS技術,小本經營也會用上SR,總算「遲到好過無到」。諷刺的是,1998年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響的得主是提名名單中唯一一部用上單聲軌聲音的《十萬火急》。踏入數(shù)碼年代,無論在制作上和發(fā)行上,電影面對著很大的轉變,創(chuàng)作故之然重要,但在技術上正面對著數(shù)碼科技帶來的沖擊,當中有利也有弊,都是我們不能逃避的。不幸看了一部不好的電影,提醒拍電影的人不要拍同樣的電影。多人看的電影通常都被當成好電影,因為多人看的電影通常賺錢多。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 來源/導演幫(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Q3oNBPfPuqXDaVUbkk4myQ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